微短劇《1945 這條路叫受降路》 全網(wǎng)上線
(記者 尹曉玉)10月10日,由海樂影業(yè)打造的30集原創(chuàng)微短劇《1945 這條路叫受降路》,在紅果短劇、愛奇藝、番茄小說、騰訊視頻等平臺同步上線,以輕量化視聽作品激活漯河獨特的抗戰(zhàn)記憶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漯河成為中國戰(zhàn)區(qū)16個受降點之一。在完成受降儀式后,中國軍隊將原本狹窄的竹木街交由投降日軍整修拓寬,隨后正式更名為受降路。這是全國唯一一條以“受降”命名的街道。該劇以這一真實歷史為底色,通過虛構的“守護文化瑰寶《中華漢字源流譜》”主線劇情,將個人命運與家國歷史緊密交織,生動展現(xiàn)了中華兒女深沉的家國情懷與堅定的文化自信。
“我們要還原歷史事件本身,捕捉人們骨子里的精神力量與情感共鳴。”該劇編劇、出品人李博在談及創(chuàng)作初衷時表示,劇集特意采用了年輕化表達與富有網(wǎng)感的藝術形式,讓沉睡在史料與老街記憶中的故事活了起來。
來源:漯河日報
責編:翟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