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漯河醫(yī)專二附院(漯河市骨科醫(yī)院、漯河市立醫(yī)院)婦產科成功為一名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的孕婦實施安全分娩,在血小板極低的高危情況下,通過多學科協(xié)作和個體化治療方案,幫助產婦順利誕下寶寶,實現母子平安。
該產婦孕37周,2年血小板減少史,伴有牙齦出血及鼻出血病史,近期因血小板39x109/L(正常值:100-300x109/L)收入我院婦產科,復查血小板降至10x109/L為危急值,若不及時處理隨時可能引發(fā)致命大出血等,嚴重威脅著母兒生命。
考慮孕婦妊娠風險評估為紅色,屬于危重孕產婦,主管醫(yī)師立即上報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,同時婦產科何宏舸主任聯系醫(yī)務科組織多學科會診,聯合麻醉科、血液科、風濕免疫科、輸血科、檢驗科及新生兒科,全面評估孕婦及胎兒病情,共同制定救治方案。
產婦住院期間血小板多次報危急值,經過積極治療,血小板升至31x109/L。婦產科團隊與產婦及家屬充分溝通,并充分術前準備后行剖宮產。術前將救治人員分為四組:手術組、新生兒搶救組、麻醉組、血液供應組,備齊止血球囊、止血紗條、促宮縮藥物,麻醉科制定精準麻醉方案,并于術前進行橈動脈置管便于血壓監(jiān)測、中心靜脈置管保障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。手術由何宏舸主任主刀,各組各司其職,手術室里爭分奪秒,有條不紊地完成手術,并順利娩出一男嬰。
目前,新生兒情況良好,產婦術后恢復好,術中出血遠低于預期,一場“出血風暴”被團隊精心協(xié)作化解。
知識鏈接
血小板減少癥是圍產期一種常見疾病,發(fā)病率約5-10%,血小板計數低于100×109/L作為診斷標準。血小板減少對妊娠主要影響為出血,妊娠時可導致自然流產、早產、胎兒生長受限、自發(fā)重要臟器嚴重出血。血小板<50×109/L時,分娩時屏氣用力可誘發(fā)顱內出血,分娩后可致產道血腫形成、難治性產后出血等情況,嚴重者新生兒可發(fā)生自發(fā)性顱內出血。
血小板減少的常見原因如下:妊娠期血小板減少癥、子癇前期HELLP綜合征、原發(fā)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、繼發(fā)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如APS、SLE、SSA,其他因素如感染等。在妊娠期間,最常見的血小板減少是妊娠期血小板減少癥,其約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減少的80%。
雖然妊娠期血小板減少多數病情較輕,短期內預后良好,但要警惕潛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。當孕期發(fā)現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時,產婦無需過分緊張及焦慮。在孕期做到配合好醫(yī)生,做好相應檢查和治療,減少潛在風險,平安、順利分娩健康寶寶。(盧 闖 李雪麗 劉可涵 劉 旭 袁錦鈺)
責編:瘦馬 編審:王輝 終審:盧子璋